2016年度国家级、省级教学活动及学科竞赛获奖申报、统计工作通知 | ||||||
|
||||||
关于做好2016年度国家级、省级教学活动及学科竞赛获奖 申报、统计工作的通知
各学院、各有关单位: 为全面总结我校在国家级、省级教学活动及学科竞赛中取得的成绩,激励广大师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学校决定召开本科教学工作会议,表彰近一年在各类本科教学活动、学科竞赛中获奖的师生。请各学院通知本院师生,做好各类获奖的申报工作,并对本院获奖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公示。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 申报范围为我校教师、在校本科学生在国家级、省级本科教学活动及学科竞赛中所获奖项。获奖时间范围: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 1.教师教学活动获奖 (1)教学成果奖: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 (2)专业、课程奖:国家级、省级品牌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 (3)教材:专著、编著和教材获国家级、省级奖; (4)多媒体教学课件:国家级、省级多媒体课件比赛获奖; (5)其他教学活动获奖:国家级、省级教学活动获奖。 2.教师指导学生学科竞赛获奖: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获奖。 3.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奖: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获奖。 4.学科竞赛奖励范围是由国家教育部、国家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江苏省教育厅、各专业学会(省级以上)主办的各类竞赛,主要包括: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等。 5.各类获奖的第一完成人(获奖者)必须为我校在职教师或在读本科生;获奖只统计一、二、三等奖,“入围奖”、“成功参赛奖”奖项不在统计范围内,在学校承担的初赛中获奖,按校级获奖计算,不计入省级获奖范围。对于设有特等奖的竞赛,特等奖按一等奖计算,一等奖按二等计算,二等奖按三等奖计算,三等奖不予奖励。 二、奖励申请程序及要求 1.获奖教师、学生到所在学院教学办公室进行申请,团队项目由第一获奖者所在学院进行申报、统计,避免重复统计。学生参加体育类比赛获奖统一由体育部负责申报。 2.获奖师生将获奖证书原件进行彩色扫描,存储为jpg格式,按命名规则进行命名(见附件7)。 3.获奖教师、学生填写《申报表》,并将《申报表》的纸质稿和电子稿和获奖证书的电子稿上交到所在学院教学办公室。 4.学院对上交的证书电子稿统一进行编号、汇总。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奖以团队为单位填写,一个团队的学生填写在同一行内。 说明:如果证书未到,可以用网上发文的截图代替。 三、统计工作进度安排 1.9月12-22日:获奖教师及学生填写、上报申请材料。 2.9月23-26日:学院将统计表在学院的布告栏进行张贴、公示,同时将统计表、获奖证书在学院网站上进行公示。 请各学院将本文件要求通知到每位教师、同学,并认真做好初审和汇总工作,于2016年9月26日前将获奖证书电子稿及《获奖情况汇总表》(附件4-6,加盖学院公章)报送至教务处实践科。 如有相关问题,请与教务处实践科联系,电话:85427160,办公地点:老图书馆206室。 附件: 4. 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教学活动获奖申报汇总表(学院填写) 5.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获奖申报汇总表(学院填写) 6. 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获奖申报汇总表(学院填写) 7. 获奖证书扫描件命名、统计规则
教 务 处 2016年9月12日 附件7: 获奖证书扫描件命名、统计规则 1.教师教学活动获奖:文件名以“教师教学活动获奖+申请人+奖项名称+获奖等级”命名,如: “教师教学活动获奖-教师A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全国一等奖.jpg”。 2.教师指导学科竞赛获奖:文件名以“教师指导学科竞赛获奖+申请人+竞赛名称+获奖等级”命名,如: “教师指导学科竞赛获奖-教师B-第三届江苏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江苏省三等奖.jpg”。 3.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及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奖:文件名以“奖项类别+申请人+竞赛名称+获奖等级”命名,如: “学生学科竞赛获奖-学生A-第三届江苏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江苏省三等奖.jpg”。 4.学院汇总、编号规则:学院名称+奖项类别+流水号+教师/学生姓名+奖项(竞赛)名称+获奖等级,如 (1)“林学院-教师教学活动获奖-1-教师A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全国一等奖.jpg”; (2)“林学院-教师指导学科竞赛获奖-1-教师B-第三届江苏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江苏省三等奖.jpg”; (3)“林学院-学生-1-学生A-第三届江苏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江苏省三等奖.jpg”。 说明:如果证书未到,可以用网上发文的截图代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