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实践教学>>集中实践环节
关于做好10年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申报及在建项目阶段性总结工作的通知
日期:2010-05-12 作者:教学科 浏览次数:

关于做好2010年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

训练计划立项项目申报

及在建项目阶段性总结工作的通知

各学院: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申报2010年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的通知》(苏教高[2010]16号)精神,江苏省教育厅将继续在全省高等学校中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的立项工作。为做好该项目的申报及在建项目的阶段性总结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2010年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申报

()申报数量

今年教育厅给我校名额为28个,每个学院不超过2个。

()申报对象

申请人原则上为0908级本科生,鼓励学生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组建创新团队申报项目,项目主持人不超过2人,项目成员为2-5人。

为加大覆盖面,增加受益人群,2009年立项的省级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的学生和主要指导教师暂不申报;已经获得过学校资助的各类研究项目,在研究内容没有新的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原则上不再资助。

()项目选题

申报项目不限学科专业,选题范围与立项要求详见苏教高[2007]5号文的附件《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实施方案(试行)》,选题不得与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重复。

()经费资助

项目研究周期原则上为20109月至20119月,省教育厅对正式立项的训练项目给予经费资助,学校按一定比例进行配套。

()材料要求

申报人需填写《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申请表》(一式两份),材料的填写应思路清晰、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强化特色。

二、在建项目的阶段性总结

2009年立项的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要求项目负责人做好在建项目的阶段性总结工作,对照项目申报表及研究计划,填写《2009年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实施情况表》(一式一份)。

请各学院认真做好组织和发动工作,积极开展大学生课外实践创新活动,所有材料(纸质稿及电子稿)于2010525日前上交至所在学院教学办公室,由学院统一报送至教务处教学科。

附件:

1.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申请表(一式两份)

2.2009年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实施情况表(一式一份)

3.2009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名单

4.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实施方案

5.专业门类目录

                                  教务处教学科

                                              年五月十三日

 

附件3: 2009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名单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主持人姓名 导师姓名
1 节水型扦插快繁基质研究 汪越、尚盼盼 彭方仁、郝明灼
2 基于Globcover数据的中国森林破碎化特征刻画及其驱动力地域差异统计表达 孙飞、陈敏学 周春国、李明诗
3 有机氯化物降解优势菌的筛选、驯化及应用 苏瑞奇、孙雪 谢慧芳
4 残留农药等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剂的研究与开发 殷琼彬、魏静 赵林果
5 基于图形信息的机器人轨迹控制研究 周炜、张良 焦恩璋、倪超
6 热压机力学性能分析及结构优化设计 张亚源、苏东 吴晓莉、倪晓宇
7 微电解-Fenton试剂预处理中纤板废水的研究 惠慧 蒋身学
8 木质产品漆饰表面静电产生机理及清洁化技术的研究 隋国峰、沈丹妮 周捍东
9 面向3G的移动P2P电子商务点购平台研究 宋凯、王圣洁 姚慧芳、王磊
10 模拟法庭方案设计与实训 何文剑、李霓 张红霄、杨萍
11 新型FRP增强竹材受弯构件的制造工艺与力学性能研究 王晓伟、袁礼得 李国芬、魏洋
12 农村生活污水生物生态组合处理技术研究 顾婷、周友飞 黄新、荆肇乾
13 南京钟山风景区旅游解说系统设计探讨 陈沁雯 郭剑英
14 新媒体信息分类处理技术的应用与实践 沈龙河 业宁、周宇
15 基于S3C2440微处理器的视频自动跟踪的实现 杨开沂 封维忠、宋军
16 基于“B2S2B”模式的南京市自行车新交通规划设计研究 薛凯华、高阳 赵兵
17 景观设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中的运用 张文慧、卞亚文 张磊
18 耐水防腐大豆腐胶粘剂的研究 景露 徐金宝、雷文
19 基于秸秆材料的工业产品设计研发 王晨晨、胡起 郁舒兰、刘玮
20 中国传统节日图形语意研究与海报创意设计 张杏娜、张静 杨杰
21 农业秸秆制备乙醇的预处理与酶解技术 韩强 金永灿
22 南京公共自行车租赁模式规划设计研究 李伟 马健霄、韩宝睿

 

附件4: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实施办法(试行)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精神,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根据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总体安排,我厅决定启动实施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现制定如下实施办法:

一、实施目的

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文化素养,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立项原则

1. 注重过程参与。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的实施更加注重实践创新研究过程。引导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自主设计实验实训、组建实验实训设备、实施实验实训、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和撰写总结报告等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组织实施能力。

2. 注重实践创新。鼓励学生结合学科专业,从自身所长与兴趣出发,积极参与实验实践活动,在探索、研究、创新的实践训练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

3. 注重切实可行。训练计划重点资助思路新颖、目标明确、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可行、实施条件可*的项目。

三、资助对象

训练项目申请人为全省普通高等学校的本、专科学生个人或创新团队,项目主持人不超过2人。训练项目不限学科专业,根据学生兴趣在一定范围选题。

四、选题范围

1. 有关教师科研与技术开发(服务)课题中的子项目;

2. 开放实验室、实训或实习基地中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与训练项目;

3. 发明、创作、设计等制作项目;

4. 专业性研究及创新项目,创业计划与职业规划创新项目;

5. 社会调查项目;

6. 其他有研究与实践价值的项目。

五、立项数量

建设三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实施体系,省级项目从校级项目中遴选产生,国家项目从省级项目中择优推荐。

2007年至2010年,每年组织一次遴选。以项目管理的形式,资助在校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实训,共资助5000个项目(包括个人项目和团队项目),其中本科3000项,高职高专2000项。

六、申报基本条件

1. 申请人品学兼优,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研究探索精神,善于独立思考,具备基本的科研素质与能力。

2. 指导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负责全程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创新训练。鼓励行业、企业一线专家担任指导教师。

3. 学校能免费提供学生实践创新训练所需的实验实训场地和仪器设备,支持学生完成训练项目。

4. 学校有专人负责组织协调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活动,匹配经费到位,配套扶持政策完善,能够为学生实施训练项目创造良好的环境。

5. 优先考虑跨学校、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组建创新团队申报的项目。

6. 同一学生五年内不能重复申报同一题目的项目。

七、组织管理

1.项目申报:以学校为单位,从校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中择优推荐申报省立项资助项目。

2.评审立项:省教育厅在学校申报、专家评审、公示监督的基础上,正式确立省立项项目,同时从中择优遴选推荐申报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

3.过程管理:训练项目由学校具体负责组织管理,项目建设周期为12年,个别综合性团队项目建设周期可适当延长1年。省教育厅建立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网上交流平台,适时监督项目实施情况,加强学生间的学习交流。

4.验收考核:训练项目结束后,由学校组织项目验收,并将验收结果和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成果精粹(每个项目3000字左右)报省教育厅。省教育厅将择优汇总,推广宣传。

 

 

Copyright © 2018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