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校际交流,助推设计学学科建设及专业发展 | ||||||
|
||||||
加强校际交流,助推设计学学科建设及专业发展 11月1日至2日,艺术院院长祝遵凌教授带领学院副院长杨杰,院长助理李雪艳、李永昌,各系主任及院办相关老师一行11人赴锡、苏、沪三市的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苏州大学艺术学院、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就专业建设方面的问题开展调研活动。 本次调研活动的主要内容是有关本科大类招生的培养方案建设思路,本科教学实践、实习的安排,本科、研究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设计学学科发展及硕士点建设,教师工作室及实验室建设,教师科研工作考核办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 在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该院副院长魏洁教授及各系主任介绍了本科培养方案制定,毕业设计及展览,实践环节安排,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及培养,曾试行的本科大类招生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等。该院在管理方面有以下特色:一、系主任主要负责本科教学工作,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各研究方向的教授负责。二、在系部下设以问题为导向的各教师工作室,根据社会的需求等及时调整教师的研究方向。三、以团队的形式完成科研攻关任务,以固定的研究空间保障团队的运行,同时以一定的考核指标督促团队出成果。四、横向课题经费纳入年度考核指标,并影响研究生导师招生数量。 在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该院副院长王泽猛教授介绍了学院在国家教育部第四轮评估中取得的成绩以及目前面临的挑战。该院在专业建设方面有很多特别的地方,如:坚持小班化教学,每个班级人数基本固定在20人;建有按专业分区的本科生自修室,每个学生一个座位,四年不变;博士生导师取消终身制,和科研项目相联系,没有项目的导师必须退出博导队伍;成立了艺术研究院,使科研和教学工作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等。双方就学院发展存在的共同突出矛盾和问题,如缺乏年轻的教授及博士人才,教师评聘高级职称的条件过高等作了交流,并提出了建立综合性大学艺术院校联盟的建议。 在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李俊教授重点介绍了该院在服装工程等工科基础上办设计学专业的发展历程,把艺术和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鲜明优势。该校去年已经成功申报了设计学博士点。李俊分享了整合学校师资队伍、研究成果等资源,“借船出海”,最后顺利到达彼岸的申报经验。在专业建设方面,他强调要让每位老师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参加交流的老师就彼此关心的专业问题作了探讨。祝遵凌代表学院向兄弟院校领导、老师表示了真诚的感谢,表达了从对方院校输入人才的强烈愿望,并欢迎兄弟院校到本院交流、指导。他说,学院将会积极学习各院的先进管理经验,同时结合本校的理工科特别是林科特色,着力发展艺术设计与农林系统的交叉学科,稳步推进设计学学科建设,为申报博士点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此次调研活动也为艺术院新一轮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了较好的参考、借鉴材料。 调研、考察期间,大家参观了各学院的教师办公室、工作室、学生自修室及相关专业实验室等。 在沪期间,考察团一行还参观了上海龙美术馆。
(撰稿、摄影:陈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