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学研究>>教学研究与改革
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0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设计(论文)评优与抽检工作的通知
日期:2008-07-01 作者:教学科 浏览次数:

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2008年
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设计(论文)
评优与抽检工作的通知
 

苏教办高〔2008〕1号


各普通高等学校:
  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设计(论文)评优与抽检工作办法的通知》(苏教办高〔2006〕7号)精神,为提高评优抽检工作质量,充分发挥毕业设计(论文)对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促进作用,我厅决定在前几年工作基础上,对评优申报工作进行部分调整,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优范围与奖项
  参评毕业设计(论文)必须是应届本、专科生的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鼓励推荐申报由团队合作完成的优秀毕业设计作品。
  每年在学校申报基础上评出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350篇左右,优秀毕业设计团队30项左右。
  二、评优推荐条件
  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推荐条件不变,优秀毕业设计团队的推荐条件为:
  1.选题科学,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与教学要求,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各子课题设计合理,任务分工明确,研究内容有机联系;
  2.设计作品整体质量较高,能有效反映团队成员间的实质性协作与配合,且有群策群力、协同攻关的设计研究成果;
  3.每个团队不少于3位学生,其组成可为同一专业的学生,也可为跨学科、跨专业的学生;
  4.团队有总的指导教师,每位学生有各自的指导教师。
  三、评优推荐要求与数量
  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实行限额推荐。本科院校推荐本科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推荐数量不超过学校当年本科毕业生总数的千分之三,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随母体学校一并上报。专科院校推荐专科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推荐数量不超过当年专科毕业生总数的千分之二。
  推荐名额依据各校网上填报的《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本专科毕业设计(论文)情况表》自动产生,凡不符合规范的毕业生信息不作为有效计算依据。
  优秀毕业设计团队评选重在对团队整体质量和成员实质性协作的评价。请学校根据实际情况从严掌握,推荐符合条件的团队参加评选,推荐数量不超过3项。
  四、评优与抽检申报材料
  1.学校整体推荐材料:(1)学校制定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要求(含团队工作规范要求)。(2)《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本专科毕业设计(论文)情况表》。
  2.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推荐材料:(1)《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推荐表》。(2)毕业设计(论文)。(3)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阅意见。(4)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评语。(5)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小组意见。
  3.优秀毕业设计团队推荐材料:(1)《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团队推荐表》。(2)团队设计(论文)的总报告。要求5000字以上,目标明确,结构清晰,分工明确,论述完整。另可附团队中每位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3)指导教师评阅意见、评阅教师评语和答辩小组意见。
  以上申报材料的第1和2 项,材料格式与以往一致,详见苏教办高〔2006〕7号文件要求(请到http://sdr.nuaa.edu.cn/上下载。申报材料的第3项“优秀毕业设计团队推荐材料”,要求有所变动,《推荐表》格式详见附件二。
  所有申报材料不需报送书面材料,通过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设计(论文)评优与抽检网站”报送。参评的非外语类毕业设计(论文)如用外语书写,请附中文全文翻译。
省教育厅将从学校提交的《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本专科毕业设计(论文)情况表》中随机确定抽检毕业设计(论文)名单。被抽检学校的毕业设计(论文)相关材料一律从网上上传,不需报送书面材料。
  五、申报时间和方式
  1.申报时间:2008年9月15日至22日。
  2.申报方式:采取网上申报方式。请学校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设计(论文)评优与抽检网站”填报并上传有关材料(网址为http://sdr.nuaa.edu.cn/)。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设计(论文)评优与抽检工作联系单位: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研究会实践教学工作委员会秘书处(设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务处)。联系地址:南京市御道街29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综合楼406室。邮编:210016。联系人:李莎。联系电话:025-84892737。传真:025-84890521。电子信箱:ded03@nuaa.edu.cn
  附件:
  1.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组织工作委员会名单
  2.《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团队推荐表》

 

 


                     二○○八年六月二十六日

Copyright © 2018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