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
清华大学于歆杰教授应邀为我校教师在线作“智慧教学”专题培训
日期:2020-09-30 浏览次数:

为提升我校教师“智慧教学”能力,2020年9月28日晚上,我校第四期“水杉”名师大讲堂开展线上培训,为老师们提供高质量,轻松愉快的学习交流平台。本次邀请的嘉宾为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智慧教学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在线教学指导专家组组长于歆杰教授,他为我校教师做了题为 “轻量化智慧教学在课堂中的设计及应用”的专题培训,我校教务处处长王立彬带领老师全程参与直播学习。

                  


     于歆杰教授从名词解释、混合式教学的不同实现方案、轻量化智慧教学设计、教学实践与反馈、春季的在线教学和秋季的混合式教学六个方面展开。于教授首先对慕课、SPOC、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与智慧教学这几个常见名词的概念与异同作了解释引入课堂,以出思考题请参培老师作答,反馈结果,示范了互动教学的魅力,开启培训。其次在混合式教学的不同实现方案和轻量化的教学设计中,于教授列举了几种可行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对4个大学,在《电路原理》教学中采用6个不同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比,使用“雨课堂”教学工具定量化分析学生学习效果,说明怎么实现了轻量化智慧教学。于教授认为混合式教学的最大价值在于针对不同目标设计不同的翻转课堂,是混合式教学的核心,混合式教学重要的是为了加强交互为目的,建以致用,分析了部分老师采用混合式教学效果不好的原因,并提醒教师关键要找到教学的痛点,针对痛点改进教学。在教学实践与反馈中,于教授以“雨课堂”用于自己所授课程《电路原理》教学为例,向各位老师展示了其教学反馈结果。对2020年春季学期完全线上教学的回顾及秋季的融合式教学实践,于教授就如何提升在线教学质量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法宝,并围绕“碎、动、减”三个关键词阐述了做好实时交互需要循序渐进的开展教学设计,以提升学生学习成效。通过大数据统计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采用融合式教学,老师清楚无论学生身处何处,让学生都有现场和远程好的学习体验,实现互动,实现线上、线下,线上线下、现场和远程融合式教学接近实质等效的实践与方法。

                 

最后于教授从智慧教学、教学轻量化、教学设计、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从交互到融合几个方面给老师进行了再次梳理总结。参培教师通过”雨课堂”弹幕与于教授展开热烈互动,于教授一一解答,并探讨了将来雨课堂为更多学科教学服务的展望。参培教师纷纷“弹幕“表示受益匪浅,对雨课堂这种轻量化的智慧教学工具在传统课堂中的设计和应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今后将加强课程建设学以致用。

 

 

                                                                                                             (供稿   教师发展中心)

 

Copyright © 2018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 版权所有